新时代,我在中国|日本陶艺师:在景德镇汲取创作能量

駐印尼代表處將持續瞭解地震相關災情與需要,並高度留意是否有台灣民眾受到波及,隨時通報。

你是否遇過有人一直堅持說「事情並不是那樣」?試想一下,你正要去開會,恰好聽到蘇菲亞(白人)對你的行政助理(黑人)說︰「你的表達能力真好。假如瑞克耽誤了專案進度,而你對他說︰「團隊裡只有你進度落後,我聽說你上星期有好幾天早退。

新时代,我在中国|日本陶艺师:在景德镇汲取创作能量

你在心裡告訴自己,這件事需要處理。心理學家發現,當人們的皮質醇濃度飆升時會失去認知彈性,特別是男性。有些人在焦慮時,或許可以清楚說明他要如何解決某個問題,但如果要他轉換思維,討論另一個解決方法,他們會很抗拒,就像一隻咬住骨頭的鬥牛犬絕不輕易放棄。他只是在找藉口嗎?或許吧,不過,如果你的回饋使他覺得受到威脅,他的認知彈性就會變差,就更難接受嘗試新的解決方案。公平性(Fairness)︰在和他人互動時感受到被公正且無偏袒的對待。

不論你提出什麼樣的建議,他都說「我覺得那沒有用」,但又說不出任何令人信服的理由。共事關係(Relatedness)︰與他人的連結與相處是否有安全感,也就是感覺同事把你當作朋友,還是敵人。慕尤丁的國民聯盟則贏得73個席位。

在此次全國大選中,安華領導的希望聯盟獲得82個國會席次,為贏得最多席位的聯盟。不過,過去幾年來,馬來西亞政治局勢動盪不斷,蘇丹阿布都拉2019年上任至今就已任命2位首相人選,包括2020年2月,時任總理馬哈迪因聯盟內訌而辭職,當時蘇丹阿布都拉隨即與222名國會議員會面,最終選擇馬哈迪的前盟友慕尤丁擔任首相。馬來西亞共有13個州,最高元首便是由其中9個州的蘇丹輪流選出。不過,全國大選後多日仍無法選出首相的情況,這是第一次發生。

蘇丹阿布都拉在22日(週二)時,就曾會見希望聯盟領導人安華和前首相慕尤丁蘇丹阿布都拉自上任之初,就以樸實的形象及事蹟贏得民心,像有人曾看到他在速食店排隊買餐點,以及在高速公路幫助發生車禍的傷者等。

新时代,我在中国|日本陶艺师:在景德镇汲取创作能量

Malaysias Council of Rulers to meet on Thursday to discuss formation of govt https://t.co/UGY17JZE5r — Devdiscourse (@Dev_Discourse) November 23 不到一年後,慕尤丁所領導的國民聯盟解體,蘇丹阿布都拉要求國會議員每人提交一封信說明他們支持誰擔任首相,並決定任命依斯邁沙比里接任首相。為何最高元首可以參與首相的決選過程?這種情況常發生嗎? 馬來西亞聯邦憲法規定,最高元首在部分情況下可行使「酌情權」,包括判斷誰獲得國會多數國會議員的支持委任首相、是否應聽取首相建議解散國會、召開統治者會議商討涉及統治者的特權,以及其他憲法賦予酌情權等。蘇丹阿布都拉在22日(週二)時,就曾會見希望聯盟領導人安華和前首相慕尤丁。此外,報導也指出,蘇丹阿布都拉是一位運動狂粉,年輕時曾代表馬來西亞參加足球比賽,之前也曾擔任國際足球總會(FIFA)執行委員會成員,以及亞洲曲棍球聯合會主席。

慕尤丁表示,蘇丹阿布都拉曾建議他與安華一起組建聯合政府,但慕尤丁並未同意。不過,過去幾年來,馬來西亞政治局勢動盪不斷,蘇丹阿布都拉2019年上任至今就已任命2位首相人選,包括2020年2月,時任總理馬哈迪因聯盟內訌而辭職,當時蘇丹阿布都拉隨即與222名國會議員會面,最終選擇馬哈迪的前盟友慕尤丁擔任首相。欲組建政府的政黨,需獲得過半112個席次。馬來西亞第15屆全國大選在19日(週六)落幕,但並沒有任何一個政黨聯盟在國會獲得過半席次。

慕尤丁的國民聯盟則贏得73個席位。馬來西亞共有13個州,最高元首便是由其中9個州的蘇丹輪流選出。

新时代,我在中国|日本陶艺师:在景德镇汲取创作能量

Malaysian king calls council of sultans to resolve election crisis https://t.co/cCHuUPaEKw pic.twitter.com/oX36GMIpfN — Reuters (@Reuters) November 23, 2022 《路透社》指出,現年63歲的蘇丹阿布都拉來自馬來西亞東部彭亨州(Pahang),在2019年時就任馬來西亞第16屆最高元首。在此次全國大選中,安華領導的希望聯盟獲得82個國會席次,為贏得最多席位的聯盟。

不過,全國大選後多日仍無法選出首相的情況,這是第一次發生。馬來西亞最高元首蘇丹阿布都拉(Al-Sultan Abdullah)也因此成為焦點,因為他正在考慮任命誰成為下任首相。聲明指出,「馬來統治者會議是讓最高元首了解馬來統治者的想法,以便為人民和國家福祉做出決定。此外,由現任巫統黨主席阿末扎希領導的國民陣線則獲得30個席次。選後經過多番討論,首相人選至今仍未出爐2018台北市長也是類似情形,而且差距更小。

上圖是2018台中市長選舉的開票情形,在開票率超過5%之後,兩者得票率差距相當穩定。直到30%之後,趨勢變成逐漸拉開,差距越來越大。

台北市在開票達5%時,兩位候選人差距為3.57個百分點,差距很小。隨著開票率增加,兩者差距持續變小,最終只差0.25個百分點。

因為人數較少區的投開票所會在較早開完票,人較多則會較晚開完。但若是初期差距不大,則無法只靠初期結果就能猜測最終結果。

九合一選舉將在本週六(11/26)舉行,投票日晚上看電視的即時開票也已經成為許多民眾的固定流程,都希望能第一時間知道自己關注的候選人是否當選。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從以上六都的資料來看,如果開票初期(開票率5%左右)候選人差距達到10或15個百分點以上,後續應該就不會太大變化,結果也不會不同。(圖文:If Lin) 更多圖說選舉 「第三次」九合一選舉將舉行,但你知道台灣曾經一年最多有幾場選舉嗎? 女性民意代表參政創歷史新高,你知道哪個政黨女性候選人比例最高? 「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是公投案嗎? 延伸閱讀 2022 九合一選舉看關鍵 2022議員「暗」公報 2022九合一選舉投票指南:除了縣市長還要選什麼?確診第幾天可以出門投票?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若從2018年六都市長的資料來看,許多選舉結果在開票初期都能大致確定。從上圖來看,在開票率達到約5%之前,兩者得票率變動很大,而在開票率達約5%之後,變動趨勢逐漸平緩,兩者的差距穩定,最終開票完成的得票率跟5.03%開票率時,非常相近。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而2018時桃園市長的開票變化,則是大約到30%之後才趨於穩定。

而台南市的情形,雖然開票初期的勝負跟最終一樣,但變化趨勢則跟以上不同。這或許代表,投票人數較多的地區,對兩位候選人的支持比例,跟投票人數較少的地區民眾差異較大。

不過,在開票率達5%時,也已經能夠得知最終勝負結果。而2018高雄市的開票變化趨勢,則跟上述完全不同。台北市這個變化趨勢的可能原因,除了上述選區差異外,那一年還有三腳督,跟邊開邊投的特殊情形。下圖是2018年時新北市長選舉,得票前兩名候選人,他們的得票率隨著開票率增加,而呈現的變化情形

隨著開票率增加,兩者差距持續變小,最終只差0.25個百分點。而台南市的情形,雖然開票初期的勝負跟最終一樣,但變化趨勢則跟以上不同。

若從2018年六都市長的資料來看,許多選舉結果在開票初期都能大致確定。這或許代表,投票人數較多的地區,對兩位候選人的支持比例,跟投票人數較少的地區民眾差異較大。

而2018高雄市的開票變化趨勢,則跟上述完全不同。2018台北市長也是類似情形,而且差距更小。